耀風永續誌

你為ESG編列預算了嗎?2025年三大費用項目實務建議

隨著 ESG成為企業營運的核心,2025 年台灣法規進一步落實,從碳費、永續揭露到部門協作,財務部門必須提早規劃相關預算。過去企業多半將 ESG 視為額外負擔,導致報告與制度流於形式,但新一波政策趨勢,正逐步將 ESG 成本化、制度化與審查化,從上市櫃揭露規範、碳費徵收到永續金融評比,企業若不及早規劃 ESG 支出,恐面臨成本高漲、資金成本上升或被評為高風險供應商。

1. 環境支出|碳盤查、節能改善與碳費編列

1.1 為什麼需要編列環境類 ESG 預算?

2025 年起,台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,即便不在首波課徵名單,企業也應提早編列碳風險與節能支出,以免後續應變不足。這類費用也與未來綠色供應鏈選商標準、ESG 評比與碳揭露分數密切相關。

1.2 建議編列項目

  • 碳盤查費用:內部導入或委外作業所需成本
  • 碳管理系統建置/維運費用:數據整合工具(如第三方碳排平台、碳排 API)維護成本
  • 碳費預估試算:根據排放量進行模擬,例如:「碳排約1萬噸 × NT$300/噸」初估預算 NT$300 萬
  • 節能設備投資:LED 換裝、空調汰換、製程改善等投資,亦可搭配政府補助申請
  • 設備補助或抵減申報準備費用:包含申請顧問、報告製作、稅務規劃
建議:設定「碳費應變預算項目」,從 2025 年起納入財務制度,可參考環境部網站公告碳排大戶名單與相關費率試算。
環境支出
圖片來源:FREEPIK
 

2. 社會與治理支出|制度設計與 ESG 培訓成本

2.1 ESG 不只是報告,更是制度與人力的建構

企業導入 ESG需強化供應鏈責任、員工權益與董事會治理,涉及人力與制度的長期投入,尤其是「社會面與治理面」的費用多半潛藏於制度運作中,經常被忽略。

2.2 建議編列項目

  • ESG 顧問費或內部設計工時成本:制度規劃、風險盤點、KPI 設定等前期設計費
  • 教育訓練費用:永續課程、跨部門 ESG 訓練、線上學習資源授權等
  • 治理修訂成本:章程修訂、設立 ESG 委員會、新董事訓練費
  • 供應商管理系統導入:ESG 評鑑系統、資料蒐集與問卷平台(如 Sedex、EcoVadis 等)費用
  • 內部審查作業工時成本:如建立供應商稽核制度、內部合規流程
建議:可將 ESG 教育列入年度教育訓練時數指標,並納入職能培訓計畫。制度型預算應視為持續營運所需,而非專案型成本。
社會與治理支出
圖片來源:FREEPIK
 

3. 揭露與查核支出|報告製作與資料驗證系統化

3.1 ESG 財務資訊將納入年報揭露,查核制度上路

金管會公告 2025 年起,上市櫃公司需揭露 ESG 財務資訊,並納入年報專章,導致查核與報告需求激增,加上 IFRS S1、S2 的國際準則導入壓力,未來財報與 ESG 報告需協同整合。

3.2 建議編列項目

  • 永續報告撰寫與設計費用:內容撰寫、資料彙整、人員採訪與設計編排
  • 第三方查核支出:財務或非財務指標查核費,依查驗深度與規模估算
  • 資訊系統整合費用:財會+永續資料接軌,如 ERP 模組擴充、BI 系統設定
  • 揭露標準教育費用:如 IFRS S2、GRI、SASB 等準則培訓與顧問費
  • 法規資料工具費:如 ESG 法規追蹤系統、揭露趨勢資料庫訂閱費
建議:可建立跨部門「資料彙整地圖」,讓 ESG 與財會資料具備一致邏輯,未來亦利於快速回應查核。

揭露與查核支出
圖片來源:FREEPIK
 

4. 常見錯誤:ESG 預算編列容易忽略的三件事

  1. 只算報告製作費,忽略內部制度建設與訓練工時
  2. 低估系統升級與資料整合需求,導致後續修補成本更高
  3. 預算未與部門共識對齊,導致執行落差與推進卡關
建議:制定 ESG 預算時,應設立「跨部門預算盤點會議」,釐清每一費用是否能對應目標,並預留 10~15% 的機動額度。
 

5. 結語

ESG 不再只是口號,而是企業穩健營運的一部分,建議企業依據「碳」、「制度」、「揭露」三大預算面向,建立中長期 ESG 財務框架,越早將 ESG 編入預算,越能在融資、查核、供應鏈管理中站穩腳步,實踐永續也創造價值。



 



你的企業是否已準備好迎接新的ESG挑戰?

耀風會計師事務所擁有豐富的ESG財務顧問經驗,可協助企業建立符合最新法規要求的永續報告框架,提供專業的ESG財務整合服務。
如果您對2025年ESG財報揭露有任何疑問,歡迎與我們聯繫